首 页 关于本所 研究人员 学术成果 学术交流 研究动态 跨文化讲座 人才培养 当代比较文学 资料库
跨文化讲座
2024年讲座
2023年讲座
2022年讲座
2021年讲座
2020年讲座
2019年讲座
2018年讲座
2017年讲座
2016年讲座
2015年讲座
2014年讲座
2013年讲座
2012年讲座
2011年讲座
首页
>> 跨文化讲座 >> 2014年讲座
2014年讲座  
叶舒宪教授作客跨文化讲座第五十八期

发布日期:2015-07-29访问次数: 字号:[ ]


    2014年11月4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华神话学会会长叶舒宪教授为我校与我校师生举办了一场题为“中国早期文明的信仰核心”的学术讲座。参加此次会议的还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谭佳、王蓓博士,以及中国社科院文献研究中心方艳副教授、社科院民族所研究员易华、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包红梅、中央民族大学于玉蓉博士等专家学者,会后大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该座谈会由我校人文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黄悦副教授主持,除我校比较文学专业的中外研究生外,前来参与还有来自《光明日报》、《中华玉文化》杂志社等媒体的朋友以及几位文化传媒界人士。

    叶舒宪教授的讲座以对“《鸿门宴》中的五件玉器”的介绍为起点,展开了对中国早期文明的信仰核心的讨论。随着叶老师将《鸿门宴》中的五件玉器——一枚玉玦、一双玉斗和一双玉璧的神秘面纱慢慢揭开,我们认识到这几件古代玉礼器具有的符号编码意义:玉玦形如环而有缺口,与“决”同音,故暗示决断、决绝;玉斗属于上古酒器,外部常以龙形雕饰,意为承接天上仙露,喻示长生,另“斗”指北斗星,故又有辅佐、拱卫之意;玉璧象征天和天门,属天下至宝,象征统治和权力,而又以白玉璧最为罕见。然后,叶老师又向我们展示了几种考古墓葬事实,它们都指向华夏先民的玉石崇拜和玉神话信仰,这种史前拜物信仰在华夏文明的发展和继承中一直延续到今天。叶老师指出:根据史实判断,是先民的玉石崇拜驱动了古代玉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君权对玉的追求与依赖。同时,在全球史的大视野下,我们发现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大古国(古希腊、古埃及、古印度)都崇拜黄金,唯有中华文明崇拜玉石。正是在这种对玉石的崇拜的推动下,中原的华夏民族走向盛产美玉的西域去追寻玉资源。因此,叶老师认为,在“丝绸之路”出现至少几百年前,从西域到中原已经存在了一条玉石之路。这种对美玉资源的追求与依赖,又推动了文明国家价值核心的形成。我们从史实、文字记载和文化传统中发现,中华民族对美玉的崇尚的确贯穿于整条中华文明发展的时间线,如具有美好含义的汉字偏旁“王”和“玉”、玉器陪葬礼仪、传国玉玺、贵族士大夫阶层佩玉、“比德与玉”、玉石辟邪养生,甚至持续影响着当今社会中的人们。叶老师还在研究考古材料中发现,墓葬中反映出的玉石崇拜存在了8000年,这个无文字记载的“大传统”深刻地影响了拥有文明的“小传统”,而白玉又因其罕见而获得了更高的价值,其地位在距今4000年的夏朝超过了其他颜色的玉并持续至今,白玉的审美价值更形成了中国式的完美理想——“白璧无瑕”,“温润如玉”。叶老师的这一学术观点在会场引起了强烈反响,这让同学们对中华文化的起源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在随后的座谈环节中,与会专家展开了积极讨论。谭佳副研究员结合西方宗教学、社会学以及文学人类学理论的研究反思中国玉文化,内蒙古社科院的包红梅研究员也认为,玉本身是一个符号,研究的焦点在于这种符号到底负载着什么样的文化信息。此外,她还围绕玉崇拜的问题,思考了华夏汉民族与西域少数民族的关系。随后,社科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夏陆然根据其所做的《国语》研究探讨了春秋时期玉和统治阶级的关系,他联系考古事实,指出玉是古人与神的契约信物,是人神之间的中介。叶教授和与会专家学者所带来的关于“中华文明信仰核心”和“玉教”的这一主题,超越了单纯的文学视域,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面向学术前沿的窗口。叶教授和与会专家们用他们的实际研究引发了我们的积极思考,鼓励我们迎接学术挑战,去勤奋钻研、发现新知。会后,同学们纷纷向叶教授和与会专家们表达了欢迎和谢意。

    本次活动是“跨文化系列讲座”第五十八讲。跨文化系列讲座自2008年5月开展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十八讲,邀请了众多中外著名教授学者前来讲演,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师生、各部门单位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形成了校际、中外的跨学科、跨文化的学术交流平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