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7日下午,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大卫·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教授在人文学院教四楼103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什么是‘文学’—全球诗学札记”(What Is “Literature” Notes towards a Global Poetics)的讲座,这是由校宣传部和人文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跨文化系列讲座”之第五十五讲。
讲座过程中,达姆罗什教授与我校师生分享了他多年的研究成果。他从“什么是文学”这一根基问题入手,探讨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创作和诗学内涵,并最终揭示出“全球诗学”这一新兴理念的定义和特征。
达姆罗什教授首先就全球化时代下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作了简要分析。他认为扩大到世界文学的尺度上,比较文学研究要告别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西方民族主义”(Western Naitonalism),并力求促进文化之间的互相交流。通过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学研究,我们对于自己的学院文化和学术选择会获得新的理解,既在已有的观念上更加明确,也在忽略的方面有所警醒。随后,达姆罗什教授从诗歌入题,在一个较大的时空跨度下,对不同文化中诗歌的创作、阅读模式、社会背景和影响等方面作了精彩论述。他首先引宇文所安对杜甫和华兹华斯的诗歌创作所进行的比较为例,认为在二者在表现形态上并非截然对立。杜甫和华兹华斯的诗既可以看作是独立于生平之外的自足文本,也可以看作是作者所处的社会、政治、生活环境的写照。其后,他又对表达个人内心思想传统的西方爱情诗和极端社会化和群体性的印度爱情诗进行了比较。并提出,阅读陌生传统的作品,遇到表面上不合逻辑、没有意义、过于平淡的地方,要将其放到当地文化背景中去寻找新的意义。一般情况下,令人迷惑茫然的地方恰恰是走向作者独特方法与观点的通途,从而认识到作者如何依照自己的文化传统来表达超越时空界限的人类的共同情感。最后,达姆罗什教授以《罗摩衍那》为例进行总结,揭示了他心目中“全球诗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即,文艺加工后的(artfully shaped)、可传播的(transferable)及制度化的(institutionalized)。
讲座由我校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李庆本教授主持。比较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陈戎女教授及我校比较文学专业与外语专业的硕士生与博士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还有许多从外地和外校专程赶来的听众。由于听讲人数众多,主办方不得不更换教室,最后选择在可容纳100多人的人文学院103教室,全场座无虚席。达姆罗什教授丰富扎实的学识,独到新颖的学术观点使在座师生对世界文学有了全新的理解。他深入浅出的讲解引发了大家的积极思考,同学们就自己疑问与达姆罗什教授进行了交流,场面热烈,气氛融洽。讲座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能够与哈佛大学的知名学者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实在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跨文化系列讲座自2008年5月开展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十五讲,邀请了众多中外著名教授学者前来讲演,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师生、各部门单位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形成了校际、中外的跨学科、跨文化的学术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