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9日,由校宣传部、人文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跨文化系列讲座第五十三讲”在教四楼320会议室举行。本场讲座主题为《钱钟书比较诗学方法论例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跃红教授主讲。我校人文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陈戎女老师主持了此次讲座,钱婉约、赵冬梅、刘丹、齐一鸣等老师出席讲座。
陈跃红教授的讲座主要围绕着“方法论”这一关键词展开,他主张要把比较文学研究的重心之一放到方法论上,尤其在中国,提倡理性的研究方法对于发展比较文学这一学科十分有必要。而研究方法论的起点就是研究比较,但在陈跃红教授看来,真正的比较文学研究更应该追问可不可以不比较。歌德和杜甫一定要放到一起进行比较吗?如果一个文学现象,无需通过比较就能研究透彻,那么将它强行与其它现象进行比较则显得十分无益。在确定进行比较之后,陈跃红教授又指出,寻找比较对象之间的异和同仅仅才是比较文学研究的开始。如果发现异同之后,仅仅只去探求异同现象背后的文化、传统等原因也远不足够,我们必须弄清楚:同真的是同吗?异真的是异吗?同异的关系又如何呢?陈跃红教授指出,要进行真正的跨文化比较和对话,必须实现方法论的突破,不把比较和对话仅仅当成简单的二元对立关系,更应该认识到其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异相互扭结的复杂辩证关系。
陈跃红教授的讲座,以例说的方式,略举钱钟书著述中现象认知的同异关系辩证方法和“求打通”的学术论述逻辑要旨,力图由此呈现钱钟书独具特色的诗学研究方法论主张,即上承中国古代“游于艺”的治学传统,下启中国学术研究的现代理论探索。陈跃红教授对钱钟书治学的内在严谨逻辑结构和自觉超越二元对立的方法论思想具有非常高的评价。由此陈跃红教授对青少年学者们和在场的同学们提出了构建属于中国的、非西方的比较文学的高要求,面对西方世界国家的冲击,我们需要做到“汇通以求超胜”,确立主体性意识。
陈跃红教授的讲座涉及思维的方法论问题,打破了以往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式,引起了在场老师们和同学们的深入思考,同学们与陈跃红教授进行了积极的讨论交流与互动。讲座尾声,钱婉约老师做了精彩的总结陈词,并就讲座内容谈了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启发。本场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