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于本所 研究人员 学术成果 学术交流 研究动态 跨文化讲座 人才培养 当代比较文学 资料库
跨文化讲座
2024年讲座
2023年讲座
2022年讲座
2021年讲座
2020年讲座
2019年讲座
2018年讲座
2017年讲座
2016年讲座
2015年讲座
2014年讲座
2013年讲座
2012年讲座
2011年讲座
首页
>> 跨文化讲座 >> 2014年讲座
2014年讲座  
叶舒宪教授为北语师生作跨文化讲座

发布日期:2015-07-29访问次数: 字号:[ ]


    2014年4月3日,由校宣传部、人文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五十一讲”在教四楼102室举行。本场讲座主题为《中国文化大传统探源》,由著名文学人类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叶舒宪教授主讲。我校人文学院比较文学研究所陈戎女老师与黄悦老师共同主持了此次讲座。

    叶舒宪教授指出北京皇家建筑凝缩着中华文化的语义和编码,讲座中,叶教授以华表为切入点,抓住汉白玉、腾龙驾云、承露盘、四狮拱卫、犼这五个图像,运用四重证据法,深入剖析华表背后的神话意义,进而挖掘中国文化大传统的精髓。所谓“四重证据法”是叶舒宪教授提出来的针对古史研究的重要理论,一重证据指传世文献,二重证据指地下出土的文字材料,三重证据指民俗学、民族学所提供的相关参考资料,包括口传的神话传说、活态的民俗礼仪、祭祀象征等,四重证据则专指考古发掘出的或者传世的远古实物及图腾。叶舒宪教授对中华文化的解读,不再仅仅停留在文字训诂、名物制度等层面上,而是从“平面”到“立体”,综合释古。叶教授认为,人类有文字的历史只有几千年,要了解无文字的历史乃至长达几百万年的史前史,考古实物便成了重要的史料来源,它大大弥补了皇家史书的不足,也可以帮助纠正史 书之谬误。

    叶舒宪教授通过对中央主神“熊”的实物造型的追根溯源,向我们证实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关于“熊图腾”的神话:中华民族在以龙为图腾之前曾经存在过以熊为图腾的漫长岁月,今天被称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原来曾经有过自认为是“熊的子孙”之信仰。叶教授的这一结论令人十分惊讶而又使人十分信服,引起了在场同学们的深入思考,同学们与叶教授也进行了积极的讨论交流与互动。

    叶舒宪教授的讲座不仅显示出他的学识积累的渊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的学术方法的智慧和灵气,更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维方式、一种方法论、一个更广阔的学术视野。本场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