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于本所 研究人员 学术成果 学术交流 研究动态 跨文化讲座 人才培养 当代比较文学 资料库
关于本所
研究人员
学术成果
学术交流
研究动态
专题研究
跨文化讲座
人才培养
资料链接
新闻动态
学者风采
内藤湖南研究
往期文章
当代比较文学
首页 >>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沈建青

发布日期:2015-04-10访问次数: 字号:[ ]


  沈建青,籍贯苏州,文学博士,现任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从事英美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的英文教学和中文教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美国文学、中美文学与文化比较、欧美汉学。

  主要学习经历:198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英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世界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语系美国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主要工作经历:自1984年开始,先后在武汉大学英语系、湖北大学外语系、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任教。曾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访问教授(2005-2006)、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和德州大学英语系访问学者(2008-2009)

  主要学术活动: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其中包括国际海明威研讨会、国际妇女与文学研讨会、国际富布赖特学者大会、全国奥尼尔戏剧研讨会、全国美国文学年会、外国文学年会、比较文学专题讨论会;参加数项国际研究项目,其中包括福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项目(2008-2009)、福布赖特学术出版项目(2011-2015 )、福特基金研究项目(2006-2007)、中文旗舰工程(2005-2006);现为国际奥尼尔学会会员、国际比较文学学会会员、美国文学学会会员、美国戏剧委员会委员、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

  主要学术成果:

  著作:A Study of Eugene O'Neill 's Female Portraits(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译著:《犹太人幽默》(海南人民出版社,1999);

  参编:《美国文学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外国文学史》第四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体验文化教学法》(湖北教育出版社,2010)、《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世纪美国文学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奥尼尔文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指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美国心理小说选》(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

  主要论文:“奥尼尔与哈佛”(《长江丛刊》2014年9月)、“奥尼尔在波士顿的最后岁月——纪念尤金·奥尼尔逝世60周年”(《美国文学研究》第七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大海在呼唤:早年的海上经历对奥尼尔创作生涯的影响”(《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第2期)、“奥尼尔与波士顿”(《尤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第七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牛津大学设立汉语教席的就职演讲”(译文,《国际汉学》,2015年第2期)、“理雅各《中国经典》序言集”(译文,《国际汉学》第24期,大象出版社,2013)、“从《就职演讲》看理雅各的汉学思想”(《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第2期)、“理雅各在牛津大学的汉语教学”(《国际汉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4期)、 “The Rough Sea of Desire: A Chinese Desire under the Elms” Eugene O’Neill Society NewsletterApril 2009)、“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中国女性主义》,2006春季卷)、“来自美杜莎的笑声:埃莱娜·西苏与女性写作”(《中国女性主义》,2005年春季卷)、邦妮·齐默尔曼:当代美国女权主义批评家(《中国女性主义》,2004秋季卷)、“尤金·奥尼尔早期的女性形象塑造”(《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寻找女性的天空:再谈《长日入夜行》中玛丽”(《文史哲》,20046月)、“夹缝中求生存:《月照不幸人》里的乔茜”(《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3期)、局限与超越并存:谈《月照不幸人》(《衡阳师院学报》2004年第2期)、“疯癫中的挣扎和抵抗:谈《长日入夜行》中的玛丽”(《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5期)、“此处无声胜有声:读《送冰的人来了》有感”(《尤金·奥尼尔戏剧研究论文集》第五辑,河南文艺出版社,2001)、“Women in Reality and Construct: The Iceman Cometh”(《语言文化论丛》,北京华语出版社,2000)、“同根不同果:《觉醒》与《紫色》”(《外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杰弗里·阿切尔,一位独异的英国作家(《外国文学》1997年第4期)、“寻找母亲花园的女作家:美国几位少数民族女作家与母女话题”(《外国文学》,1997年第1期)、 “重读‘瑞布·凡·温克’——为凡·温克太太一辩”(《外国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美国少数民族女作家(《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1996年第3期)、“After Being Awakened: The Awakening and The Color Purple”(《首届国际妇女与文学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浅谈女权主义批评(《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对《李尔王》故事原型的心理透视(《外国文学研究》,1992年第1期)等。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