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戎女,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1999年获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学位,2003-2004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99年至今执教于北京语言大学。曾荣获北京语言大学“教学名师”、“首都教育先锋教学创新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入选北京语言大学“中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古典文学历史研究,经典文学与阐释,德国文化社会思想研究,中西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教学和研究,电影评论。主持过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古希腊悲剧在近现代中国的跨文化戏剧实践研究”,教育部留学基金委项目“西美尔的思想肖像”,北京语言大学校级项目“古希腊悲剧在近现代中国的舞台实践”,“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研究”,“色诺芬研究”等。
学术成果:
专著:
1. (独立)《女性与爱欲:古希腊与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
2. (独立)《荷马的世界——现代阐释与比较》,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3. (独立)《西美尔与现代性》,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译著:
(合译)《货币哲学》,[德]西美尔著,陈戎女、耿开君、文聘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2007年/2015年
代表性论文:
1. “西美尔文化-现代性理论述评”,《学术研究》2000(2)
2. “易卜生与宗教现代性”,《易卜生与现代性:西方与中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3. “耶儒之间的文化转换——利玛窦《天主实义》分析”,《中国文化研究》夏之卷,2001(2)
4. “‘时髦’的西美尔?”,《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1年6月号,总第65期;
5. “宗教的现代样式与功能”,《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第十六期,2002年春季号,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2年1月
6. “两类英雄的较量——阿基琉斯和奥德修斯”,《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6)
7. “色诺芬的‘异邦’写作——以《斯巴达政制》为例”,《中山大学学报》,2007(1)
8. “色诺芬的隐微术与品位”,《中国图书评论》,2007(3)
9. “论塞德里克•惠特曼的荷马研究”,《国外文学》,2007(2)
10.“汉学家的焦虑和误解的权力”,《中国文化研究》,2007(2)
11.“历史哲学与哲人画像”,《中国图书评论》,2007(12)
12.“戏梦人生——论张爱玲《色•戒》与李安《色•戒》”,《中国文化研究》,2008(1)
13.“《伊利亚特》中的女性”,《求是学刊》,2008(3)
14.“西美尔——在永恒的相下”,《社会学家茶座》第26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15.“当代女性主义荷马批评”,《外国语文》,2009(2)
16.“荷马是女性主义者吗?”,《中华读书报》,2009年11月4日
17.“从斯巴达到波斯的‘异邦’形象”,《古典研究》,2011春季卷,总第五期,2011年3月
18.“问世间情为何物:情与爱若斯”,《跨文化对话》第27辑,乐黛云主编,北京:三联书店,2011年
19.“上天责我开面目,创辟用启铸华章——乐黛云先生访谈录”,《中国文化研究》,2012第2期夏之卷
20.“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跨文化论坛侧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第二期,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21.“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汉译考”,《古典研究》,2013年秋季卷
22.“Reception of Greek Tragedy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erformance”, Encyclopedia of Greek Tragedy (Vol II), Hanna M. Roisman ed., Wiley-Blackwell, 2014
23.Rongnu Chen and Lingling Zhao, “Translation and the Canon of Greek Tragedy in Chinese Literature”, CLCWeb: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HCI收录), Volume 16 Issue 6 (Issue16.6), December 2014
24.“政制与幸福——《斯巴达政制》开篇绎读”,载《从古典重新开始:古典学论文集》。程志敏、张文涛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25.“凤凰涅槃 再生九天——乐黛云其人其书”,《人民日报》,201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