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首页 关于本所 研究人员 学术成果 学术交流 研究动态 跨文化讲座 人才培养 当代比较文学 资料库
2011年讲座
2025年讲座
2024年讲座
2023年讲座
2022年讲座
2021年讲座
2020年讲座
2019年讲座
2018年讲座
2017年讲座
2016年讲座
2015年讲座
2014年讲座
2013年讲座
2012年讲座
2011年讲座
首页
>> 跨文化讲座 >> 2011年讲座 >> 正文
2011年讲座  
汉语学院郭鹏教授为人文学院师生做讲座

发布日期:2015-07-27 访问次数: 字号:[ ]


5月30日下午两点半,汉语学院郭鹏教授应邀在我校人文学院(教4楼320会议室)做了题为“道教与宋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运动”的讲座。

郭鹏教授首先从道教与宋代知识分子的思想运动的研究现状谈起。他认为,现代研究界关于宗教与文学的研究方兴未艾,相对而言,在国内,佛教与中国文学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唐代之后,道教与文学、道教与文化、道教与知识分子思想的研究相对薄弱。然而在国外,道教是国外汉学研究的重点内容。

郭鹏教授认为知识分子的思想与政治家的政治思想有所不同,知识分子的思想与文学艺术的发展最为接近。从这个角度,郭教授分析了宋代儒释道思想互相融合、外来宗教涌入等等思潮的发展以及对当时知识份子的影响。

郭鹏教授从四个层次阐释了道教对宋代知识分子的影响。首先,后周及宋初三朝之际,隐逸的新道流们同朝廷庙堂之上的君臣之间存在着一种思想互动的关系。其次,宋代知识分子对道教的接受不仅仅是思想的接受,更大程度地体现在宋代知识分子对道教的一种宗教信仰,即使宋代的一些知识分子并不迷狂于道教,但他们并不拒绝道教,他们拥有一种道教情怀,他们的日常生活常常采用道教的生活方式。第三,道教对宋代知识分子的影响还表现在修养层次,宋代文人对道教的修养逐渐由外丹转外内丹,并且这种注重心性修养的内丹方式称成为主流。最后,宋代科醮仪式盛行。郭教授生动的例证分析了宋代文人对道教的接受,对高远高妙、恬淡虚静的道家思想的追求。

在讲座最后,郭教授总结说,宋代知识分子一方面恪守传统儒家的“经世致用”,心怀以通经学古为高的情怀;另一方面,宋代知识分子又有非常强烈的出世情结,这种高远的情怀既是多种思想共同影响的结果,更是道教思想影响的结果,汉唐以来文人转向为沉郁淡泊的心境也与宋代知识分子的道教情怀有着密切关系,因此,郭教授认为道教对宋代知识分子的影响应该予以重视。

张德建副教授对郭鹏教授的讲座做了总结,他认为郭鹏教授的讲座为我们撰写学术论文提供了新的视角,为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拓展了视野。

此次讲座是人文学院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所“跨文化系列讲座”的第二场,本次活动由由宣传部主办,研究生部和人文学院协办,人文学院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承办,由张德建教授主持。当天到场的同学包括我校相关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等。郭鹏教授在讲座后回答了学生的提问。到场学生认为此次讲座内涵丰富,意蕴深刻,很有学术冲击力和理论开创力,为我们打开了更为宽广深入的理论境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2014 北京语言大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83
网站建设:信息化办公室 | 内容维护:比较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