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
首页 关于本所 研究人员 学术成果 学术交流 研究动态 跨文化讲座 人才培养 当代比较文学 资料库
2012年讲座
2025年讲座
2024年讲座
2023年讲座
2022年讲座
2021年讲座
2020年讲座
2019年讲座
2018年讲座
2017年讲座
2016年讲座
2015年讲座
2014年讲座
2013年讲座
2012年讲座
2011年讲座
首页
>> 跨文化讲座 >> 2012年讲座 >> 正文
2012年讲座  
跨文化系列讲座(校庆专场五)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15-07-28 访问次数: 字号:[ ]


日前,西班牙康普顿斯大学Asunción López-Varela教授在教四楼205教室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媒介符号学与赛伯女权主义”(Intermedial Semiosis & Cyberfeminism)的讲座,这是由校宣传部、研究生院、人文学院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所与比较文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跨文化系列讲座”校庆专场的第五讲。

讲座过程中,Asunción教授与我校师生分享了她多年的研究成果。她从“联结”(connections)入手,指出人可以通过眼耳口鼻、甚至是通过发挥想象来达到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按照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获取外部信息时在联结的手段或方式上又有细微的区别,对于当前正发生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感官获得;而对于过去或将来的信息,却必须通过语言来获取。她认为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介传播和网络文化中所展现出来的形象、声音等作为传达特定意义的社会符号,正是通过视觉、听觉上的刺激和震撼而与观众产生联结,使之引起共鸣。

在谈及赛伯女权主义时,Asunción教授首先介绍了它的发展过程,并进一步指出正是在日益发展的新媒体技术中,女权主义者找到了全新的更有力的阵地,她们不再满足于平面的文字的书写,而是更积极大胆地转向于新媒体技术,运用符号、文字、声音等的结合表达意愿。同时她列举了日本的Doll Yoko、Susan Gibb的Blueberries和韩国的“张英海重工”(Young-Hae Chang Heavy Industries)进行形象生动的说明。在她看来,以上三者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社会符号的媒介传播,它们运用微视频的形式对平日常见的数字、文字、图形等进行动态演绎,特定的音乐加上突出的极具煽动性和颠覆性意义的文字给人带来视觉上和心理上的双重冲击,从而传达特定的意义,影响认知。女权主义者恰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张扬意愿,宣泄不满,因为新媒体使得这一切不仅成为可能而且变得简单。

我校人文学院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李庆本教授主持了此次讲座,参加此次讲座的多为我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的部分硕士生和博士生。Asunción教授扎实深厚的学识,充满激情的演讲加上形象鲜明的展示使得在座师生对媒介符号学有了更具体的认识,引发了大家的积极思考。讲座最后,李庆本教授总结发言时重申了Asunción教授的两个主题:媒介中符号学和女权主义,并指出在媒介传播中思考符号学与女权主义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值得大家学习和思考。

跨文化系列讲座校庆专场是专为庆祝北京语言大学建校50周年而举办的。迄今为止,邀请陈炎、王新生、严绍璗、 Asuncion四位知名专家学者共举办了五场高质量的讲座,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师生、各部门单位的热情支持和参与,形成了校际、中外的跨学科跨文化的学术交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2014 北京语言大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83
网站建设:信息化办公室 | 内容维护:比较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