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和台湾暨南国际大学文学院共同主办的马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5月23-24日在广州暨南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马来西亚的近三十位专家学者与会,以“跨域”为主题,探讨马华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开幕式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列耀教授主持。暨南大学副校长张荣华教授在开幕辞中指出,马来西亚华人是东南亚地区传承中华文化、发展华文教育的重要力量,在促进中马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马华文学一直是海外华文文学的重镇,本次研讨会由海峡两岸著名侨校召集本领域学术精英,既可拓展国际有关马华文学研究的前沿视野和学科关切,又能推动两岸高校在人文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台湾中山大学外文系张锦忠教授、山东大学文学院黄万华教授和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中文系庄华兴教授分别发表了开幕主题演讲。张锦忠在演讲中细致梳理了马华文学的生成与演变,指出“跨域”和“越界”是马华文学的常态,其跨界变动对于丰富离散文学内涵提供了独特的视角。黄万华则从“流动的文学史视野”重新观照马华文学,认为马华抗日救亡文学构成了植根于本土现实的马华文学建构自身传统的重要一环。本土学者庄华兴对马华文学史进行再考察,提出在1950-1969年间,马华文坛存有一块“马华(民国)文学版图”,这一提法引起了与会学者的激烈讨论,王列耀教授、台湾暨南国际大学黄锦树教授和山东大学黄万华教授等分别阐释了各自的观点。
此次研讨会共设五个分论坛,分别由黄锦树、张锦忠、黄万华、庄华兴和马许文荣等学者主持,采取论文宣读和评议相结合的形式,中国大陆学者王列耀、莫嘉丽、颜敏、龙扬志、易淑琼、王文艳、马淑贞、贾颖妮、温明明和台湾地区张锦忠、黄锦树、詹闵旭、刘淑贞、朱宥勋、陈珮君以及马来西亚的许文荣、林春美、张永修、李树枝等围绕“跨域”主题,结合马华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报纸副刊等具体问题展开研讨,气氛轻松活跃,多次引起与会学者的对话与争鸣。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暨南大学中文系黄汉平教授和《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副主编李良先生应邀出席会议,在自由讨论环节发表了参会感受和收获。
会议闭幕式由暨南大学中文系讲师龙扬志博士主持,许文荣、黄锦树和王列耀三位学者分别致闭幕辞,共同肯定了此次会议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希望将来能够吸引更多青年学者加入,整合不同地区的学术资源,把研讨会建设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进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