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下午16时至18时,由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主办的跨文化系列讲座第118讲在北京语言大学教四楼101室顺利举行,主题为“世界文学演变的本相问题”。本次讲座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张冰教授主讲,北京语言大学周阅教授主持,首都师范大学王广生教授到场参与讨论。本次讲座主要围绕维谢洛夫斯基的“迎汇潮流”概 念,探讨各民族文学、文化交流互鉴的历史流变与影响,揭示世界文学演变的本相问题。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
世界文学演变于“迎汇”联结中
讲座伊始,张冰教授从“世界文学”的概念说起,分别介绍了歌德、方维规、达姆罗什对于“世界文学”的定义,并以历史诗学理论的创立者维谢洛夫斯基关于文学文化交流互鉴的“迎汇潮流”思想为中心,围绕着20世纪中国文学的俄罗斯译介史,探讨了世界文学演变的本相和发展进程。
张冰教授以1763年翻译到俄国的第一篇中国作品《庄子休鼓盆而成大道》,并以《中国故事》《尼姑庵外》等中国文学作品在俄国的外译和改写为例,指出文学在本质上始终是特定意义的世界统一体,各民族文学发展于世界文学之“迎汇”联结中。她指出,世界文学本质上是统一的总体性进程,通过研究各民族文学间的相互影响,特别是不同民族文学中出现的相似现象,以探寻世界文学演变的规律性问题。在世界性的文学“迎汇”联结中,各民族文学得以交流发展。张冰教授认为,作为俄罗斯首位使用“母题”概念的学者,维谢洛夫斯基的思想在俄罗斯文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世界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张冰教授指出,世界文学的形成受到复杂传播机制的影响,各民族文学的发展与交流离不开翻译。中国文学最初经由法语、德语和英语等多国语言转译才呈现到俄国读者面前,中国最早对俄国文学的翻译也是通过日语、英语等其他民族语言转译而来。张冰教授用大量文学交流互译的具体史实,阐释各民族文学双向乃至多向的传播路径与影响,展现出各民族文学在“迎汇潮流”中的交互共鸣关系。
世界文学演变于异质文化和文学间的“境域共鸣”
不同民族的文学的发展特点不同,各民族组成的世界文学总是通过各种方式互相关联、互相作用。张冰教授追溯了十月革命以来,中国文学进入俄国的不同阶段。包括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中俄文学互译的高潮,50年代建国初的翻译洪流,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后的互译低潮,80年代后对当代中国文学译介的高潮,以及90年代苏联解体后的低潮等曲折历程。通过线性、系统地展现出不同时代中俄的文学互动关系,张冰教授揭示了中俄文学交流经历的曲折复杂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文学互译过程中清晰的时代印记,也说明了异质文学的交融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发展空间。
此外,张冰教授列举了俄国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文学的译介和出版状况的大量史实材料与数据,生动、清晰地呈现出中俄文学交流中对作家作品的选择与翻译数量的变化。比如,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粗略统计有近千种,到60年代总计只有17部单行本,还包括了对以往文学的重印。而到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典范之作都被积极地译成了俄文出版。通过展示俄国各大出版社引进翻译的各类中国作品,张冰教授清晰、直观地向听众呈现了中俄文学交流经历的漫长曲折的发展历史。
张冰教授强调,任何异质文学的交流都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发展空间,也没有任何一种外来文学能够独立于传播者和接受者共处的思想文化时代,这便是“境遇共鸣”的内涵所在。不论是探寻民族文学的域外传播影响,还是呈现世界文学的演变的本相,“迎汇潮流”理论都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所在。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互鉴点”
随后,张冰教授补充,正是以国别文学或民族文学的鲜明特色为前提,异质文学才得以更好地在世界文学的浪潮中交流与对话。张冰教授展现了莫言、刘慈欣的作品以及中国网络小说在俄罗斯的翻译热潮,指出这是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互共赢。同时,张冰教授以托尔斯泰的《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与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为例,指出中俄两国面对同一作品不同的评价与喜好,以此提醒我们世界文学标准的偏向性。此外,张冰教授还启发我们要以广博的视野,丰富详实的史料,双边乃至多边的语言文化素养展开国别文学、外国文学或比较文学的研究。
最后,张冰教授对本次讲座做出总结。她指出,各民族文学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处于相互联系交流的“世界文学”之中,积极的“接受环境”正是维谢洛夫斯基强调文学交流中外来文学成功进入异域的必要前提,这要求接受者提供相似的思想潮流和相近的想象。以“迎汇潮流”理论,通过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联结点”纵向审视中国文学进入俄罗斯,进入域外的复杂曲折的流动进程,对我们探讨世界文学演变的本相问题有极大的启示。
本次讲座的主持人周阅教授总结,张冰教授的本次讲座内容丰富,涉及到多学科的广泛领域。张冰教授将理论和实例高度结合,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迎汇”理论。同时,讲座清晰地呈现出文学的双向传播与影响,特别是对俄罗斯和中国之间的双向文学传播的历史脉络的梳理,体现出世界文学的交流互鉴。张冰教授以丰富的实例和统计,带领大家探讨了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交互共赢关系。在讲座最后涉及到的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互鉴点也非常有启发意义。
周阅教授提醒同学们,文学研究需要非常广博的视野,而且需要双边乃至多边的语言、文学和文化的素养。同时,也希望张冰教授的讲座给同学们的学术研究带来很多灵感和启发。
问答环节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有同学针对文学与翻译的话题进行提问:在机器时代、人工智能发展浪潮的当下,文学翻译是否完全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学翻译的价值?张冰教授认为,应该双面、辩证地看待此问题。一方面,文学翻译是最有创造性的翻译。从翻译的本质上而言,它创造了一种新的对话或阐释。在翻译中,两种语言的语义并非完全对等,而优秀的文学翻译实际上是一种创造,所以文学翻译始终无法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另一方面,机器翻译的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在应用型的场合中,机器翻译可以服务于学术活动,使其更加高效进行。
另外,还有同学提问:翻译在文学经典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样一部作品在不同国家的接受结果呈现出差异性,我们该如何看待不同国家对翻译文学经典化的选择?张冰教授认为,文学作品的接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文学若要被接受首先需要一个语境空间,同时必须要引起接受地区读者的共鸣,才使得文学在该地区进入经典化过程,这与讲座中提到的“境域共鸣”相呼应。而文学是否能被该地区所接受则是其文化场域、意识形态、认知理解、学术传统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