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关于本所 研究人员 学术成果 学术交流 研究动态 跨文化讲座 人才培养 当代比较文学 资料库
新闻动态
最新资讯
图片新闻
首页
>> 新闻动态 >>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跨文化系列讲座第108讲|廖奔:漫谈中西戏剧的比较

发布日期:2021-09-07访问次数: 字号:[ ]


  2021年4月28日下午,由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主办的跨文化系列讲座第108讲在北语教三楼300教室举行。本讲主题为“漫谈中西戏剧的比较”,主讲人为廖奔研究员,主持人为陈戎女教授。

  廖奔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兼任厦门大学、南京师大中文系博导。出版著作《中国戏曲发展史》《东西方戏剧的对峙与解构》等三十余种。他与夫人刘彦君女士长期致力于戏剧研究,笔耕不辍,著述颇丰,此次向北语捐赠了几十册戏曲和戏剧研究类藏书。北语图书馆馆长赵军武、副馆长陆晓曦两位领导出席了赠书仪式,代表北语图书馆向廖奔老师颁发了捐赠证书。

赵馆长表示,廖奔老师捐赠的这批戏剧研究著作填补了北语馆藏的空白,相信这批藏书会对北语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发挥重要作用。图书馆是思想的圣殿,呈古今之音,汇百家之言,传承文明,启迪智慧,他谨代表中外师生读者向廖奔老师致以真诚的感谢。

廖奔老师是一位兼具跨文化和比较戏剧视野的学者。2019年疫情之前他曾为北语师生带来一场名为“从隔膜到交融——中西戏剧300年的文化互动”的讲座,讲述了动态历史文化坐标下中西戏剧发生的各种有趣碰撞。本次面向本科生的讲座主要采取漫谈的形式,围绕为什么要比较、比较什么、怎么比较的问题漫谈中西戏剧的异与同。

 

一、语言的比较:象形文字与拼音文字

廖奔老师首先从语言角度切入,谈到在比较象形文字与拼音文字的本质及发展趋势时所要考虑的问题。比较的第一个层次是要了解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玛雅文字、还有甲骨文四大象形文字体系的特点,思考其与拼音文字的不同之处;第二个层次是辨析象形文字的特征和产生原理,探究其为什么与拼音文字不同。廖奔老师向在场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代代人的流传中,语音是如何与文字发生关系的?象形文字与发音无关而与形象有关,拼音文字则相反。为何中国等东方国家发展成了象形文字,而英美等西方国家却发展成了拼音文字,这是可以从比较的角度思考的问题。

二十世纪初,象形文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的焦点主要在二者的优劣之分。当时的汉学家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彻底否定态度,认为象形文字脱胎的汉语桎梏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因而曾一度想要抛弃汉字,改换拼音文字,但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未能实现。廖奔老师分享了自己七八十年代做学术的经历,说到那时最大的麻烦就是誊抄稿件花费的时间,但计算机开始普及之后,汉字的输入速率不再成为交流的阻碍,这一问题也就随之化解了。

 

二、文化的比较:戏剧与其他艺术类别

廖奔老师指出,如今各个艺术门类都在推进比较。关于“比较什么”,无非就是要找出人类思维的共性与个性,以及思考这样的相同和不同能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能帮助我们获得什么新理解。所谓借他山之石来攻我之玉,根本在于取长补短,明确自己的位置。如中国自古以来重文化而轻科技,儒文化对国人的塑造有好坏两个方面:坏的一面是儒文化曾造成国人精神上的侏儒化,束缚了国人向上奋进的精神,甚至束缚了肉体;好的一面则是它对周边国家有着强大的文化渗透力,能够生生不息。如今韩国、越南等国对中国文化的态度亦是值得关注的现象。

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诸如音乐、美术、书法、电影等艺术门类的美学原则都是一致的,可以很容易地纳入到比较范畴中来。但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秉持的理念不同,这是进行比较时的难点。西方艺术以真为美,崇尚写实,如话剧在19世纪末达到现实主义的极端,走向自然主义之后,就完全以在舞台上逼真地展现日常生活为目标,这时戏剧就走入了死胡同。廖奔老师认为,戏剧要首先确定一个假定性,它不是真实生活,而是在舞台上扮演的生活。一旦将假定性剔除,生活和艺术的界限就泯灭了。当西方的写实主义、自然主义艺术走到了尽头,戏剧也同样走到了尽头,所以才出现了二十世纪初一系列现代派的反叛。现代派对戏剧的定义不再是在舞台上展现生活,而是要在舞台上揭示某种感觉,表达某种哲理,宣示某种思想。

西方文化为寻求自身的突破,一方面继续溯源古希腊,一方面转而向东方借鉴灵感:巴厘岛古老部族的祭祀舞蹈,日本的能乐,印度的梵剧,中国的戏曲,一时间都成为观照的对象。在此背景下,廖奔老师认为二十世纪梅兰芳西征的成功实际上并不是由中国文化的强大造成的,而是由于其恰好和当时西方艺术观念的变迁与需求相吻合。同样,中国二十世纪引进西方话剧的直接动力亦不是艺术需求,而是社会需求。此外廖老师还补充到,西方人普遍对中国传统戏曲音乐难以接受。西方音乐在宗教唱诗班的长期熏陶下形成了重和声的传统,而中国戏曲音乐常形成锣鼓喧天的混乱局面,导致西方人往往难以接受。

对当今文化比较来说,廖奔老师认为“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化战略设计。在如今与西方的交流日益受阻之时,我们不妨把目光转向一带一路上的国家,会发现这些民族的文化有非常多与我们相似的地方。

 

三、比较的要义:开放/平等

在讲座结语中,廖奔老师告诉在场同学们:比较最终不是比较谁好谁坏、谁高谁低,而是比较人类思维的不同模式及其创造出来的各种产物,需要明白这些产物的来源及相关社会背景,并注意其中的差异性。总而言之,我们的希冀是要去比较人类不同思维、不同艺术之间各有什么样的美,各自美在哪里,它的好处是什么。用平等的思维去看世界,这是我们今天比较的前提。

最后廖奔老师引用了费孝通先生的话作为结语:“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每个人,每个民族,每个文化都有美的东西,但是也都有不好的东西。比较就是找出好的在哪里,不好的在哪里。既不能傲居于人之上,也不必俯首于人之下。尤其是今天我们国家已经有这个底气了,可以平等地和世界对话。

在交流环节,日语专业本科生欧阳靖请教,面对当今文化杂糅的复合戏剧,分属中西各自体系的戏剧理论是否适用、如何适用的问题。廖奔老师认为,西方戏剧有着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但现在已解释不了现代派;中国则自古以来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戏剧理论体系,到了二十世纪,是在参照西方戏剧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一些中国传统美学概念来解释我们的传统戏曲。中国戏剧界一直想建立一个既不是戏曲又不是西方戏剧的所谓中国戏剧体系,这脱离了戏剧实践,为此他曾写过一篇文章——《中国演剧体系的探索及其终结》。对今天的戏剧研究者来说,面对多变的文化所能做的只有不断扩大知识面,注重理论积累,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发声点。汉教专业本科生黄可钦提问,西方跨文化戏剧在挪用中国元素时所考虑的基点是什么?廖老师以美国先锋派导演彼得·塞勒斯(Petter Sellars)执导的歌剧、话剧、戏曲三合一的作品《牡丹亭》为例,进行了回应。

 

最后主持人陈戎女教授用“举重若轻”来形容今天的讲座,廖奔老师用漫谈的方式从语言到文化再聚焦到戏剧,带给了大家非常有益的启发。出席本次讲座的老师还有培训学院的孙亚鹏副教授、西方语言文化学院的颜雅培老师等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